学术新闻
-
研究生学费高这件事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被抱怨了,不仅高,近年来也不断在增涨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放出了自己的研究室学费截图,显示共缴费10.1万元,并配文“一年学费比前面20年都多”。...
-
211改革:没有硕士学位论文!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毕业生,凭借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了两场没有学位论文的硕士答辩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施行以来,学校首次以实践成果申请硕士学位的答辩会。...
-
研究生被实验室针头刺了一下,没敢给导师说,结果4天后差点被夺去性命!
研究生做完实验被滑落的针头刺了一下没当回事,谁知道4天后,差点要了她的命.........
-
研究生花上万元请导师、同门吃饭,直言毕业季的“谢师宴”快成师门传统...
“师门传统”“每年都有”。有不少研究生吐槽,原本毕业季需要花钱的地方就多,答辩、搬家、拍毕业照,都是开销,而谢师宴的费用让本不宽裕的荷包更显囊中羞涩........
-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章志飞、韦东奕和邵锋合作在数学界顶级期刊发论文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章志飞、韦东奕和邵锋合作在数学界顶级期刊《Forum of Mathematics, Pi (数学论坛,π)》,以“On blow-up for the supercritical defocusing nonlinear wave equation ( 超临界散焦非线性波动方程的爆破现象研究)”为题发文,引发广泛关注。...
-
37岁博士刚毕业,才发现进不了高校,年龄成了 “拦路虎”!大龄博士,出路在哪里?
最近,一位读者私信跟我说:“我 37 岁了,博士刚毕业,才发现进不了高校,现在感觉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像这样的大龄博士,在就业市场上遭遇的困境并非个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
34岁王虹教授北大开数学讲座,论文极有可能获得明年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
6月19日,34岁年轻教授王虹继续在北京大学开数学讲座,现场依旧座无虚席。北大数院研究员韦东奕再次现身教室第一排认真听讲,这是他连续三天参加该讲座。...
-
青年科学家5年拿不出成果就面临淘汰,奔波去业界求职,留在高校做教师也难
2020 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到,有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政策导向与评价机制,让青年科学家连想坐「冷板凳」都没机会。...
-
打破校史!华南理工大学教师首次在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四大顶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据华南理工大学报道,该校数学学院潘会平副教授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数学系主任、美国数学会会士Michael Wolf教授合作的论文“Ray structures onTeichmüller space”,被国际顶尖数学期刊Acta Mathematica(《数学学报》)接收发表。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教师首次在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四大顶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
学界震惊!美国卫生部长宣称封杀三大医学顶刊,禁止大量美国学者发文
近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一档播客节目中扬言,要禁止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科学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和《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论文。...
-
2025年真实案例:论文抄袭剽窃、署名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处罚结果大快人心!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诚信,破坏了学术公平,一直为大家所不齿,也是学术界严厉打击的行为。虽然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罚措施做了明确规定,但学术不端还是屡禁不止。...
-
网红院士汪品先拟提名为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人选
6月12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选)的公示。据公示名单,汪品先院士拟提名为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人选。...